丽江地物联卡:台风防御的科技利器
- 作者:智宇物联
- 发表时间:2025年7月7日
- 来源:智宇物联
在 7 月 7 日凌晨 0 点前后,今年第 4 号台风 “丹娜丝” 强势来袭,于台湾省嘉义县沿海登陆,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 13 级(40 米 / 秒),中心最低气压 960 百帕 。台风所到之处,狂风呼啸,暴雨倾盆,给当地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威胁。在与台风这类自然灾害的对抗中,科技的力量愈发凸显,其中物联卡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
实时精准的气象监测
台风的路径和强度预测是防御工作的关键。物联卡助力气象监测设备实现高效数据传输。在气象监测站、海上浮标、气象卫星等设备中,物联卡能够快速将监测到的气压、风速、风向、降雨量等海量气象数据,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输至气象数据处理中心 。以海上浮标为例,其部署在广阔的海洋上,通过物联卡,能够在台风靠近时,每隔几分钟甚至更短时间,就将所处海域的气象和水文数据发送回来。这些数据对于气象部门精准预测台风的移动路径、强度变化有着重要意义,为提前做好防御部署争取宝贵时间。
助力水利设施智慧防汛
台风常带来强降雨,易引发洪涝灾害,水利设施的安全至关重要。物联卡应用于水位监测设备、水闸控制系统以及城市排水管网监测设备中。在水库、河流的水位监测点,安装有带物联卡的传感器,可实时感知水位变化,并将数据迅速上传至防汛指挥中心。一旦水位超过警戒值,系统能立即发出预警。在福州,双台风期间,基于物联网 NB-IoT 技术(物联卡是其中关键的通信环节),在 47 个主要易涝区布置了智慧井盖、路面积水监控传感器、井下水位监控设备以及小型气象站 。智慧井盖通过内置智能监控设备和物联卡,将井盖开合状态、井上路面积水、井下水位等信息实时回传至综合监测管理平台。当台风导致水位异常、井盖被冲开等险情出现时,平台能第一时间通知值守人员,及时进行抢险,有效避免城市内涝造成的交通瘫痪、财产损失以及人员伤亡。
保障应急通信畅通无阻
台风来袭,传统通信网络可能因基站受损等原因出现故障,此时应急通信就显得尤为重要。搭载物联卡的应急通信设备,如卫星电话、便携式基站等,可作为备用通信手段。在受灾严重、通信中断的区域,救援人员可利用配备物联卡的卫星电话与外界保持联系,及时汇报现场受灾情况、救援进展以及所需物资等信息 。便携式基站通过物联卡连接网络,能在一定范围内快速恢复通信信号,保障救援指挥系统的正常运转,使救援工作得以高效有序开展。
实现救援物资精准调配
在台风灾害救援中,救援物资的及时准确调配关乎救援成效。物联卡为救援物资的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。通过在物资包装上粘贴带有物联卡的智能标签,或者在运输车辆上安装物联卡设备,可实时追踪物资的位置、运输状态等信息 。在菲律宾台风救援中,借助物联卡技术,物资送达速度提升 3 倍。救援指挥中心能够根据这些实时数据,合理规划物资运输路线,确保急需的食品、饮用水、药品以及救灾设备等精准送达受灾群众和救援一线,提高救援效率,最大程度满足受灾地区的需求。
物联卡贯穿于台风防御的监测预警、防汛减灾、应急通信以及救援物资调配等各个环节,如同一张无形却坚韧的网,将各种设备、信息以及人员紧密相连,为台风防御工作提供了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支持,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、降低台风灾害损失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。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,物联卡也将持续升级优化,在未来应对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挑战中,展现出更为强大的科技力量。